讀《八成是你想太多》:3種方法幫容易「想太多」的你停止內耗!
你不是想太多,只是太聰明!你所擔心的事情,有80%都不會發生。
那如果是那20%呢?
如果你第一個念頭是跳出上面這句話,那麼一定要往下看!
你可能是一個經常會被別人說「想太多」的人,問題是你也不想這樣,而且也看了很多書,可是還是經常會想太多,那該怎麼辦?
這篇文章想跟這樣的你,聊聊三件事情:
- 想太多也沒關係。
- 想太多的原因。
- 現在讓你能立刻停止想太多的2個方法。
你Jo已經很習慣想太多了,我Jo不廢話太多!
首先,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名字雖然叫做《八成是你想太多》,但儘管這樣也沒關係,就先接納自己「想太多」吧。畢竟,比起「想太多」本身更痛苦的,其實是「覺得自己想太多很不好」這件事。
而事實上,想太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你的腦袋太好了,眼前的事情無法吸引你的注意力,於是思緒就會飄到別的地方去。
某些時候,光是跟自己說「想太多也沒關係」,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焦慮了。
再來,「想太多」在心理學上,比較接近心理學名詞的有下面兩個:
- 反芻(Rumination):反覆思索同一件事情、最後通常都會歸結於——我很糟糕。
- 憂慮(Worry):反覆推敲那些還沒發生、不確定的事情,結果越想越焦慮。
你也需會想說:「奇怪了,既然這兩件事情讓我們如此痛苦,那為什麼我們還會持續做這些事情呢?莫非是抖M來著?」
你時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飄去別的地方嗎?
我認為,至少有兩種可能的答案:
- A.自我概念的穩定:你本來就覺得自己很糟糕,經過反覆思索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很糟糕,於是本來不確定的事情突然變得確定了,雖然心情很差,但總比不知道來得好。
- B.「果然」的爽感:當你預期事情會往不好的地方發展,結果「果然」符合你的推測,此後你就得到一個正增強——你看吧,跟我想的一樣!
然而,所有的爽都有其代價,為了上面兩種奇怪的爽,你就會經常陷入書中作者提到的所謂「焦慮迴旋」當中,因為你很少想通,很常鬼打牆,浪費了很多時間,該做的事情也都沒有做,於是就越來越焦慮。
但《八成是你想太多》的作者,點醒了我一個概念是:
覺察和焦慮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區辨方法是——同樣是「一直想」,如果你做的是覺察,會越想越平靜;但如果你正在焦慮,會越想越不安。
3種方式幫助你停止內耗
那該怎麼辦呢?《八成是你想太多》書裡提供了20幾種方法,這邊我列出三個,我覺得在其他的書中比較少談到的:
一、先緊繃,再放鬆
讓我們做個小實驗,先深呼吸5秒鐘,讓自己嘗試放鬆看看。完成了嗎?你覺得你有辦法好好放鬆嗎?還是心裡面其實一直在倒數秒數?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市面上許多正念、感恩的書籍好像都沒什麼用的原因——覺悟吧,像我們這種只要休息幾秒鐘,就會產生罪惡感的「時間烈士」*,休息並不是最佳解。
這樣的你不如先榨乾自己吧!嘗試像擰毛巾一樣把全身的肌肉都緊繃、臉皺得跟包子一樣,越緊越好,然後再用力吐一口氣放鬆,感覺一下現在的狀態和先前比起來,是不是比較輕鬆一點?
二、用做事取代不做事
我們都很希望大腦能夠放空,但大腦通常不會放過我們。只要你一靜下來,就會開始想東想西,不多多慮也難,那如何幫自己半糖去冰呢?
作者指出,注意力是有限的資源,當你在多多慮的時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內在」,重點是想了老半天通常還沒有什麼產值,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空燒」,而停止內耗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從內在拉出來,開始「感覺」外在的世界。
三、54321法則
書裡還提到了一個54321法則:把視覺分別停留在你旁邊的五樣東西、四種聲音、三種氣味、兩種觸覺、還有嘴巴裡面的味道,最後,讓你的一雙腳,踩在地板上「腳踏實地」。
叫自己不要想,只會越想越多,但把注意力從腦袋轉到身體上,身體就會給你方向。
「黑貓、白貓,能夠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有效,在這本書裡面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方法,你可以選你喜歡的試試看。而作者也在書裡面談到,的確有些人就是會比其他人更容易發展出焦慮和多慮的行為,但這並不代表這些人此生都無法改變。
建立新的習慣需要時間,或許你跟我一樣討厭等待,但真正的重要的事往往都急不得。
下次有人跟你說是你想太多的時候,你可以在心裏回嗆他:「我只是腦袋太好」,一邊為自己的想太多而驕傲(因為有些時候,你的確因此倖免於難),另一邊也可以學習,如何好好掌控自己的腦袋,屬於你的幸福就會慢慢到來。
海苔熊(程威銓) 心理學作家
商品數量:6
文章數量:106
失落戀花園企業培訓講師、英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關總監。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候選人,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