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心理學:我們與罪的距離

文章日期:2019-05-29觀看人數:4562人

你聽過「七宗罪」嗎?

此為天主教為人類「惡行」之分類,分別為暴食、貪婪、情慾、嫉妒、傲慢、懶惰、憤怒,不同的聖經譯本均有講述這些罪如何損害個人靈性,並將罪行之重大予以排序(如下方表格,排序越前面罪行越重大),另外更羅列了相對應的美德。

罪行 美德
色慾(Lust) 貞潔(Chastity)
暴食(Gluttony) 節制(Temperance)
貪婪(Greed) 慷慨(Charity)
懶惰(Sloth) 勤勉(Diligence)
憤怒(Wrath) 耐心(Patience)
嫉妒(Envy) 寬容(Kindness)
傲慢(Pride) 謙虛(Humility)

牽涉到宗教與聖經內容有其脈絡與淵源、甚至神的旨意,因此探討七宗罪,原意絕非對聖經或宗教斷章取義的冒犯,更非挑戰神學之專業性定義,而是更希望透過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人性」。

當我們將之定義為罪的時候,充滿了否定、該被抑制、甚至懲罰的各種聲音!但當罪行與美德相伴出現的時候,這種對應似乎有一種揭示:我們不能那麼「輕鬆」地只顧自己、只做自己。

人生已經很難了,還要壓抑這些想法,還不如當一條狗還輕鬆許多?其實細細一看這些羅列的罪名,均是潛藏深層的各種「需求」。試想,當這個世界上只有「我自己」的時候,誰會為我定罪?如果沒觸犯到他人,又何罪之有?

這些原本應是正當的「需求」是怎麼樣地擴張而讓他人感到壓迫,進而構成侵擾、犯罪?又或者是怎麼樣的霸道壓迫,讓人莫名的被判了刑期、冠上了罪名?

就讓心理師們一一為您解析,這些罪在日常中、在人際裡如何展現,你會發現,我們與罪的距離,其實很近……

黑暗心理學 X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企劃特輯

邱惟雅 臨床心理師  暴食循環:你渴望的不是食物,而是生命的控制感
吳東彥 諮商心理師  性慾:為什麼我們一談到性,就焦慮不已?
王順輝 諮商心理師  隱形的傲慢:為什麼我想伸出手拉你,卻反而推開了你?
鄭雅之 臨床心理師  貪婪:為何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先練習停下來,快樂才會來
蔡羽柔 諮商心理師  嫉妒的背後是自卑:你並不是「真的」想贏,只是怕輸而已
許惋稜 諮商心理師  懶惰:啃老族——為什麼有人就是不肯斷乳?
專輔教師 張書維     憤怒:孩子脾氣大、難管教,怎麼辦?

#七宗罪 #罪生夢死 #黑暗心理學
作者介紹

譚慧蘭 諮商心理師

商品數量:3

文章數量:11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的所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學系博士生,享受在台上侃侃而談的專業論述與分享,但還是最愛坐在諮商室,聆聽一個個生命故事,與當事人在生命困境中找到可以破繭而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