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不只是減掉身體上的肥肉,更是減掉內心的空洞
你壓力一大時,就會狂吃、突然的暴食嗎?
減重,不只是減掉身體上的肥肉,更是減掉內心的空洞
「15歲的美燕,是班上的風雲人物,有著163公分的身高、45公斤,宛如明星一般的姣好外貌及身材;而同班的小兔,是男同學口中的豬小妹、肥婆,每日望著美燕的好身材、聽著男同學的恥笑,總是讓小兔厭煩不已……
小兔除了體重管理以外,自認無論在學業、手作、物品管理、大人交辦事項等,每件事情總能盡善盡美,唯同學們總愛以他那圓潤的身材為題,而父母也從沒少叮嚀小兔控制吃,每次努力控制體重、計算飲食卡路里。但體重機上的數字只會增、不會減,體重、身形成了小兔青澀年華中最大的夢靨。
成年後的小兔,在一家外商公司上班,不同以往的珠圓玉潤,現在有著高挑、勻稱的身形,專業表現亦備受欣賞,堪比人生勝利組;而下班後疲憊的小兔,會來瓶啤酒配上鹹酥雞,爽快開心地吃完後,隨即襲來的,卻是強烈無比的罪惡感,伴隨著擔憂、焦慮的情緒,她會立刻到鏡子前、體重機上,看到了因為吃鹹酥雞而增胖300克的自己,小兔害怕極了,害怕眼前的人又是當年人人恥笑的豬小妹。
於是,只要把那些吃進去的,用力吐出來,這樣那些可怕的熱量,便不會被吸收到身體裡,變成那一圈圈的脂肪;小兔想著這點只要控制好,吃再多的東西都沒關係。
漸漸的,小兔只要心情不好,就會大吃特吃;開心愉悅時,也大吃特吃,吃飽後,便是不可抑制的扣喉催吐….。」
多數人在壓力過大、歡聚慶祝時,會以美食來鼓勵、酬賞自己,少有頓頓大餐、大吃特吃情況,而控制平日飲食、少吃,雖有點難度,但對一般人而言不至於難如登天,失控也並非常態。然而對如小兔這般困擾體重的女孩兒們,則不是如此,暴食患者內在心理,對食物吃與不吃的煎熬、痛苦,很難僅以少吃、努力控制這樣輕輕被帶過。
暴食循環:你渴望的不是食物,而是生命的控制感
暴食患者多數有著對他人眼光在意、對身材理想有過分期望的認知,對於自我價值也僅僅只能建立在身材細瘦與否,因而體重機上多增的0.1公斤,便是無能自我的證據。
暴食的背後,有著對食物攝取控制上的不切實際、嚴密標準,而更深層的則是內在的完美主義使然,因著這些標準,讓暴食者在嚴密控制食物攝取後,產生剝奪的感受;肥胖的人會先想要節食藉以控制體重,若節食破功,便容易失去控制,而節食的失敗,進一步又導致全有全無的反應,節食失敗,被歸因為自己在維持控制上的完全無能,因此索性放棄對食物攝取、控制的企圖,並過量食用,後續又因著暴食的罪惡感,開始以催吐等補償的心理行為反覆輪迴著。
暴食的成因,與遺傳、成長歷程、性格等均可能有關,而在大腦神經心理的研究上,暴食行為是與認知功能的注意力、抑制功能、彈性轉換與計畫執行功能等額葉功能偏弱相關。而患者的困難,不能僅以一種心情的憂鬱、性格上的懦弱、不夠堅持來看待;大腦功能的異常,也廣泛的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暴食更廣泛造成各類情緒困擾與生、心理疾病。
此外,在現今社會文化情境下,大眾從媒體所獲得的資訊,追捧著模特兒般的身材、審美標準的單一化下,尚有著過分包裝以「健康」為名的各類食品廣告,讓我們誤以為少糖、無添加就可以吃得安心,無形中我們吃進太多不必要的食品,身形的改變、健康的負擔已成為全民的困擾;更可怕的是,又有一系列減肥藥、美容抽脂、各類免運動出汗、變瘦的儀器,暗示我們,肥胖是相當容易對付的錯覺……
我們正處在一個對飲食與體重莫名所以、邏輯錯亂的世代中。
可是瑞凡,我們回不去了!外面香雞排如此飄香十里、珍珠奶茶如此彈Q甜蜜,減肥廣告又如此之多、買買儀器便能瘦得跟志玲一樣美,豈有天天能入佛禪定的?
偏偏飲食控制並不是這麼輕巧,體重控制也無捷徑,不是少吃便會瘦、今天吃大餐明天少一餐就好這麼簡單;暴食,也絕不會只是一個人好好控制吃食、堅強的面對就會解決;我們面臨的飲食問題,恐怕如深壑般驚人,因此但凡在飲食、體重控制上有困擾者,建議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有醫師、護士、體重管理師、營養師、心理師的多重協助下,才能激出洪荒之力面對困擾的飲食問題。
身心是一體的兩面,當你發現自己吃下的都是焦慮,失去的全是人生,或許你終於會明白,減重真正需要的不只是減掉身體上的肥肉,而是填滿內心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