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罪者,誰是罪者?

文章日期:2021-10-08觀看人數:16967人

person counting coins in hand while sitting down犯錯的人真的有第二次機會嗎?我們能撕下對他貼上的標籤嗎?

噬罪者,誰是罪者?

法律的懲罰結束了,社會的私刑卻才正開始。

十多年的刑期即將結束,王翔看著窗外,在盼望中倒數出獄的日子,與親人重逢的期待夾雜著恐懼。他的感受是多數受刑人的縮影,當王翔對茫然的未來恐慌,重讀家人的書信,紙張上泛黃的文字讓他感到安定,那是一種距離產生的美感,但對自己出獄後的景象,他腦海中一片空白。

返家的心理距離

鐵門一扇扇的開啟,解開了手銬和腳鐐,自由似乎近在眼前,但王翔的表情卻越來越凝重。十多年過去,他不知道自己用更生人的身分回到社會,需要經歷多少磨難?在回家的路上,王翔的心跳越來越快,曾經最熟悉的歸屬,如今卻變得陌生。刑期結束了,但過去犯過的錯,仍像無法抹去的刺青,深沉地烙在他心上。

犯錯的人真的有第二次機會嗎?

王翔一路上低著頭,習慣了牢獄中的陰暗,讓他顯得畏光,不敢直視路人的眼神,街訪鄰居的小聲聊天,他卻覺得自己是被討論的話題。於是,他決定找工作讓自己重新振作。烈日當空,王翔的襯衫早被汗水浸透,一個月過去,他越來越焦躁,面試的工作全數被拒絕,家人的關心讓他羞愧,過去的學經歷,因為前科全部成為了廢紙。

法律的懲罰結束了,社會的私刑卻才正開始。

我們習慣貼上標籤,卻忘了撕下來

聖雄甘地以格言:「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期許世人能夠:「憎鄙罪行,親愛罪人。」然而,我們的大腦存在著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偏見與歧視其實是大腦以捷徑運作的結果,避免我們額外花費心思判別善惡是非。

因此,當我們對某人貼上了標籤,大腦將自動判定敵友關係,放大檢視他的行為特徵,影響了我們的觀察與判決能力。於是,我們難免會把內心負面厭惡的感受,投射在他人身上,憑自己的好惡來評論或定罪。

王翔在求職過程的不順利,在職場中屢次被懷疑,就是便捷思考的結果。古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刻板印象保護了我們免於受傷害。然而,若因為內在的恐懼,便為人冠上汙名,不僅扼殺了一個人重新生活的贖罪機會,更將人逼上梁山,讓更生人只能回頭「重操舊業」,以非法工作謀生。

汙名,從小開始

1939年心理學家克拉克夫婦,以娃娃實驗「Clark Doll Experiment」揭露了驚人的影響,實驗找來了多位黑皮膚及白皮膚孩子,孩子面前擺上了白娃娃和黑娃娃,研究者問孩子哪個是好娃娃時?無論膚色,孩子大多指出白娃娃是好娃娃,又問誰是壞娃娃?孩子多指黑娃娃為壞娃娃。最後研究者再問:「那麼,哪一個娃娃跟你比較像呢?」黑人的孩童突然發愣,遲疑地指出:「我像黑娃娃……」

實驗揭露了偏見的殘忍,社會的標籤不分年齡,假設今天情境換成孩子,當他的家人坐過牢,又或著過去曾經犯下偷竊、傷人、課業不交的紀錄。這樣的孩子便容易成為教室裡的黑娃娃,他們的成長將比一般人更艱辛。於是,老師不疼,爹娘不愛,孩子只有拒絕上學,轉向社區幫派宮廟尋求歸屬,透過電玩建立自尊。

以青少年最常犯的傷害罪為例,再犯的背後,很可能只是為了生存。因為除了群聚鬥毆,他們找不到其他建立自尊/活下去的方式。從他們被分類為不受教、壞孩子的童年開始,人生劇的角色就被選定好了:「大家都認定我是壞人,我就壞給你們看。」

社會的標籤不分年齡,而偏見與歧視其實是大腦以捷徑運作的結果,避免我們額外花費心思判別善惡是非

「受害者」轉為「加害人」

回到王翔的故事,歧視與拒絕在成人世界更加殘酷,罪與前科的標籤,讓他失去工作、愛情、自尊。一個人過去犯下了罪,社會便不允許他再擁有幸福,像是預防傳染病般隔離觀察。

這是社會默許的復仇,一如公眾人物犯了錯,引起網路大軍集結撻伐,以鄉民的正義試圖為受害討公道,彷彿電影《艋舺》中的經典台詞:「今天你要是不弄死他,有一天你就會被他弄死。」恐懼,讓曾經的被害人選擇武裝自己,動用私刑,討回自己應得的正義。然而,復仇是我們真正的心願嗎?我們失去摯愛所受的痛苦,不會因為看到他人也身受痛苦而平復。
我們該怎麼辦?

認錯,需要具備被討厭的勇氣,如果我們習慣拿起放大鏡檢視,那是濫用權力去評鑑他人。陪伴一個人改變,是接納過程的不容易,但肯定願意改變的決心,一路相信永不離棄。

生命的改變在循環中前進

建構一個人的信心,是打造大腦對自我的新認知,是克服人性弱點的旅程,當事人需要覺察、整理及嘗試。陪伴者難免會經歷過度時期的擔憂,當事人也會經歷暫時的改變(例如:戒菸),但不久後卻重複再犯的挫折。我們能作的是在挫折裡仍願意持續相信,相信能帶來修復的正義不在法院,而在整個社會。除了對被害人伸出援手,我們是否能再給加害人改變的機會?

#受害者 #生命 #犯罪 #汙名 #罪 #加害人
作者介紹

才煒民 諮商心理師

商品數量:2

文章數量:11


走出諮商室的心理師,陪少年從監獄、法院、醫院走回家的路。 從事戒癮/司法心理工作,相信好的休閒乃是最佳良藥,希望以簡單輕鬆的方式,為充滿毒性的社會帶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