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失落:深陷憂鬱的你,人生還有什麼未來?

文章日期:2021-05-04觀看人數:6800人

每一個人的一生代表一條他向自己走去的路途,代表一個在這樣一條路上走的努力,代表一條路途的啟示。沒有一個人曾經整個完全發揮他自己,可是每一個人卻都努力要做到那個地步。

他出生在河流經過的一個小鎮上,生日七月二日,是個巨蟹寶寶。

四歲時的他,有點小聰明,但異常好動,搗蛋行徑,讓媽媽頭痛不已。

當時沒帶去看兒童心智科,但當媽媽講童話故事給他聽,他聽得目不轉睛,竟忘了橫衝直撞。

小學階段,他喜歡在家裡附近的草地上奔跑、玩蝴蝶、摘蒲公英、在河畔釣魚、在家養兔子,真是無憂無慮的童年!

然而,中學以後壓力來了。爸爸希望他考取第一志願高中,能直升知名大學,用公費唸書,畢業後直接領證照、保障就業與薪資,繼承父親衣缽。

因此,他用功苦讀,偶爾看點課外書,童年一去不復返。

十四歲時,他終於擠進這間高中的窄門。開學不久,心情卻陷入低潮。原來,他並不喜歡唸學校教的科目,他「除了當詩人,什麼都不想做」。他陷入迷惘與憂鬱,伴隨失眠與頭痛,有次還搞失蹤。他變得非常叛逆,反抗權威。校方以他精神狀態不佳,把他給退學了。父母帶他找牧師開導之後,他暗戀大七歲的女生未果,再次陷入憂鬱,借錢買了一把左輪手槍,再次失蹤,留下一紙遺書。

十六歲時,在牧師鼓勵下,他準備好復學,進入第二所高中。起初表現不錯,後來逐漸憂鬱,把課本賣掉,再次買左輪手槍要自殺。之後又出現喝酒、抽菸、欠債等偏差行為,憂鬱繼續惡化,不到一年又被學校退學了。也就是說,他只有國中學歷。他去一家書店打工,工作不到三天就落跑,再次搞失蹤。他爸找他回家,他仍拒學,有半年在家繭居,有時種菜,有時幫忙爸爸。不久,母親重病,他為了不讓母親為他操心,到鎮上一家小工廠當學徒,學作齒輪機械。雖然對這份工作沒興趣,卻撐了一年多。

十八歲,他進入一家書店當實習店員,附近是一所知名大學,若他十四歲時沒有退學,現在會是這裡走路有風的大學生。他說:「即使生活再艱難,我也不講生氣、怨恨和自殺的字眼了。」他長大了。

但孤獨的日子裡,他連個老師也沒有,完全讀書自學,寫作不輟。

二十二歲時,他寫好一本詩集,沒有出版社願意幫他出書,只得自費出版,果然沒人買。不死心,又出版一本散文集,一刷六百本,這次賣出五十三本。算有進步了吧?當代不少青年遭逢一點挫折,就躲在網路世界裡,不出來了。相較之下,他的個性相當不服輸,遇到挫折,反而激起勇氣,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克服困難。他依然寫作投稿,不怕被拒絕多少次。

二十五歲時,他的詩集入選新進抒情詩人叢書,首次獲得文學界肯定。他想把榮耀獻給為他受苦的母親,但她已過世。

二十七歲時,他被大九歲的瑪麗亞所吸引,她有文藝興趣但個性孤僻,外貌和嗜好都神似他母親。瑪麗亞的父親批評他收入不穩定,不允許婚事。但兩人偷偷結婚,展開田園生活,他愈益投入寫作。接下來幾年,瑪麗亞陸續生下三個兒子,身心狀況卻惡化。責任感強的他,在挑燈寫作時,還要做家事、照顧初生的嬰兒、照顧妻子病情。他感到憂鬱,渴望自由。夫妻關係惡化。

三十九歲時,他投入非常忙碌的慈善事業,發表「政治不正確」的反戰言論,遭到新聞界封殺。他不被主流民意歡迎,感到自己是社會的局外人。更不幸的是,父親去世,三兒子病重,妻子精神病加劇。在多重壓力下,他又陷入憂鬱,健康狀況也惡化。他住進療養院,接受心理治療。住院期間,他開始閱讀心理治療專家著作,為他帶來莫大啟發,作品益能探索憂鬱的心理蘊含,深度地思考人生,後來被譽為「靈魂傳記」。

四十六歲時,掙扎已久的他做出重大決定,和第一任妻子瑪麗亞離婚。當時她精神病嚴重,他也苦於坐骨神經痛與風濕病,開始每年去溫泉勝地療養,持續三十年。

四十七歲時,他遇見年輕女歌手露蒂,年紀整整小他二十歲,她也想要成名,兩人被對方強烈地吸引。他走進第二段婚姻。但婚後兩人毫無共鳴,旋即分居。妻子提出離婚訴訟,指控他性情古怪,法院判決離婚。婚姻只維持了三年。

五十四歲時,他與第三任妻子妮儂結婚。妮儂也是再婚,剛離開她的諷刺畫家前夫。再婚的雙方,感情出乎意料外地穩定下來。這相當歸功於妮儂,她頗具智慧,身兼他的機要秘書,支配慾強,卻令他有安全感。接下來,他著手寫作高度藝術成就的代表作。

五十九歲,他弟弟自殺身亡。

六十二歲,戰爭期間,他再次被政府貼上標籤:「不被歡迎的作家」。

六十六歲,他的代表作完成。仍遭受政治打壓,無法在自己的國家出版,只得在鄰國出版,馬上又被母國政府列為禁書。

六十九歲,他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引領好幾世代的人走出憂鬱,至今著作已經賣出上億本。在一部作品的前言[1],他寫道:「每一個人的一生代表一條他向自己走去的路途,代表一個在這樣一條路上走的努力,代表一條路途的啟示。沒有一個人曾經整個完全發揮他自己,可是每一個人卻都努力要做到那個地步。」

在一般人眼中,憂鬱就像黑夜。

但他看憂鬱卻像北極星,在黑夜中引領他「向自己走去」,成就八十五年的精彩旅程。

億萬人類中,很少人能像他如此接近「完全發揮他自己」。

他是德國詩人、小說家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2]。

這是深陷憂鬱的他,所擁有的未來。

你將擁有的未來,又會是如何?

參考文獻

[1]引言出自《徬徨少年時》(Demian)「前言」。
[2]其代表作為《玻璃珠戲 》(Das Glasperlenspiel)。

#憂鬱 #赫曼・赫塞 #人生失落 #作家 #人生道路
作者介紹

張立人 身心科醫師

商品數量:1

文章數量:18


台大醫學系暨中國文學輔系畢業,歷任臺大醫院主治醫師暨主任、臺大醫學系講師,專長整合醫學,結合功能醫學檢測、營養醫學策略與深度心理治療,改善大腦與身心症狀。作品包括:《終結腦疲勞!台大醫師的高效三力自癒法》、《大腦營養學全書》、《在工作中自我療癒》、《上網不上癮》等書。現任台北市麗星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