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療癒的英雄們─從依附觀點看《復仇者聯盟》

文章日期:2021-07-12觀看人數:8521人

你可能很難相信一部英雄電影會讓不少人落淚,但《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正是這樣的英雄電影。

我們會被觸動必然是因為我們投射了自我價值在電影角色上,這部電影很成功地掌握這點,將人類與生俱來的「依附」作為電影元素,巧妙地安插在各個片段,也難怪有不少人在電影中偷偷拭淚。

生命的第一段依附經驗:親子關係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獨立性」與「連結性」這兩種動力共存的親子關係最有助於成長中的人們適應生活。人類不只會經歷一次的分離個體化歷程,良好的分離個體化發展是在持續互動的關係脈絡下進行修正與累積;當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是安全且滋養的時候,分離個體化的目標最能夠被完成[1]。

(看到這邊開始覺得有點卡卡的嗎?沒關係,就像電影中的量子力學一樣,似懂非懂就夠了,如果想要更清楚「分離個體化」是什麼,推薦您看看邱羣倫心理師的〈成為你自己:心理師陪你踏上英雄之旅-從雷神索爾談英雄之旅〉

雷神索爾向母親芙瑞嘉表達挫敗時,芙瑞嘉溫柔而堅定地對索爾鼓勵:

“Everyone fails at who they're supposed to be, Thor. The measure of a person, of a hero, is how well they succeed at being who they are.”每個人都難以達到別人的期待,衡量一個人是凡人或英雄,是看他們能多成功地成為自己

芙瑞嘉輕撫索爾的手、彼此輕靠額頭,如同孩提時代父母親對子女所做出的親暱動作,這是一個展現愛的動作,索爾也因為與芙瑞嘉的這段互動而有能量從頹靡的狀態改變,甚至在片尾能擺脫長期的緊箍咒,走向自我的旅程。或許,能讓索爾重新振作的正是因為母親這份愛與連結的力量。

依附的四個內涵

這種心理上對某個特定人物或在某個情境有強烈尋求親密和接觸的傾向,心理學家稱之為依附(Attachment),其中包含了四個主要內涵[2]:

  1. 我們會尋求、努力維持和愛的人情感連結與身體接觸,我們一生都仰賴從這些人身上獲得情感的親近、回應與互動。
  2. 當我們感到缺乏信心、不安全、焦慮或心煩時,特別會尋求依附對象的支持。與他們接觸讓人感覺安慰,這種安全感會讓我們能學習調整自己的情緒。
  3. 不論依附對象在地理上或情感上很遙遠,我們會想念、心煩意亂;這種分離焦慮可能強烈到讓人失去力量,因為孤獨本質上對人類就是極大的傷害。
  4. 我們仰賴依附對象提供情感的支持,當我們到外面冒險、學習與探索時才能有安穩的基礎,我們越是能感受到真正的連結,便越能獨立自主與忍受分離。

不論親子或伴侶,當我們在關係中感到有安全感(例如被重視、被接納),便會樂於溝通與連結,很容易幫助彼此找到情緒的平衡;若沒有安全感(例如被欺騙、被否定),則會變得焦慮、憤怒、需索,或是退縮、疏離。

過去未滿足的依附需求偶爾會讓我們隱隱作痛

電影中另一個讓人感動的片段是鋼鐵人與其父親霍華德‧史塔克的互動。其實在系列電影中鋼鐵人不止一次對父親有所微詞,即便父親讓鋼鐵人感到敬重,但生前並沒有讓鋼鐵人接收到太多父愛。

電影《鋼鐵人2》裡,在一次與局長尼克‧福瑞的對話中,鋼鐵人東尼‧史塔克便這麼形容與父親的關係:
“He was cold. He was calculating. He never told me he loved me, he never even told me he liked me. So it's a bit hard for me to digest that he said the whole 'future is riding on me' thing, I don't get that. You're talking about a man whose happiest day of his life was shipping me off to boarding school.”
他很冷漠、工於心計,他從來沒說過愛我,甚至從來沒說過他喜歡我,我有點難相信他說我能改變未來,我真不明白。我們正在談論的這個人,他一生最快樂的一天就是把我送到寄宿學校的那天。

可想而知,鋼鐵人其實從父親身上感受到的是種冷漠的對待,甚至因為被安排寄宿學校而感到被拋棄,在這樣的情況下,鋼鐵人當然很難相信這個從未對他說過愛的父親,竟然會對自己有所肯定與期待。而縱使擁有強大的鋼鐵衣,也難以保護那受傷的心。
    
所以在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當鋼鐵人聽到霍華德‧史塔克說出「雖然我的孩子還沒出生,但我已經準備好為他做任何事了」,鋼鐵人也忍不住地擁抱、感謝父親,因為他這輩子最大的「未竟事宜」已經被完整了(所謂的未竟事宜是指在過去沒有滿足的那些需求,它可能形成一種不自覺的趨力,影響自我與外界的互動)。

依附是因也是果:它影響我們行動,也會被經驗影響

依附風格是一種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它會將過往的經驗統合,發展出對自我、他人及環境的認定,進而影響未來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每個人都有主要偏向的依附類型,但某些時候或面對某些人時,還是會採取不同的策略;有些研究指出安全依附者較不容易受到親密關係變動的影響,但非安全依附者因為進入親密關係而變得更有安全感[3] 。

以鋼鐵人為例,他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較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他在系列電影中呈現的孤傲、渴望他人認同、難以和他人合作,甚至被視為自大的花花公子,可能都是過往的成長經驗所致;直到他遇到了小辣椒‧波茲,一個能讓他安心、願意長相廝守的對象,鋼鐵人變得可以去愛人,也能在需要的時候信任、索取愛。更因為如此轉變,他給予女兒摩根‧史塔克的回應、陪伴和照顧,也肯定能讓她感受到安穩與親近,否則女兒怎麼會說出那句經典的「I love you 3000」呢?


愛可以讓我們不一樣

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奠基於依附理論,其創始人Sue Johnson指出:「關係美滿的關鍵是深信兩人相互珍惜、需要時必然會得到回應;安全的愛是雙向情感的的交流,是不斷凝聽、連結、錯失與誤解訊息、連結斷裂、努力修補、找尋深度連結的過程。這是相遇、分開、再度找到彼此的雙人舞。」[2]

在關係中不滿足的伴侶、親子往往陷入一種互相傷害的負向循環,伴侶諮商及親子諮商的目標即是在緩解這樣的破壞性,並重新建構、強化關係的基礎──開放與包容的互動方式,讓伴侶、親子可以安全地表達自己的恐懼與渴望,並得到回應。

鋼鐵人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與小辣椒的深夜談話,正是這般接納、相惜的互動。意外成功地找到時空旅行的關鍵方法對鋼鐵人來說是既開心又驚恐,這是個風險極高的挑戰,好不容易能在家庭安頓,是否仍要冒險?過往總是有許多驚人之舉而讓小辣椒擔心,這次是否該把計畫封箱丟進湖底?而或許正因為是伴侶小辣椒的態度和一席話讓鋼鐵人更有勇氣去挑戰。

被「愛」療癒的英雄

Sue Johnson與Coan等人做了一項有趣研究[4],她們的受試者是婚姻不和諧且在接受情緒取向治療(EFT)的人,受試者與其配偶在問卷中都自認依附型態不是安全型。

她們的研究是這樣操作的:讓受試者觀看圖案O和X,並告訴受試者在他們看到X時,有20%機會在腳踝處被電擊,同時接受fMRI腦部掃瞄,而每次電擊後他們會簡單地以量表自評疼痛程度。有時候受試者將獨自面對電擊,有時候會有陌生人握著他們的手,有時候則是伴侶握者他們的手。

研究結果顯示:
當X出現時,受試者的大腦會呈現劇烈活動,就像收到警戒訊號一般(大腦因驚慌與痛苦而有許多地方有活躍反應,特別是調整與控制情緒的前額葉區);若真的受到電擊,實驗者會表示非常疼痛。若是有陌生人握著手,看到X時大腦反應不會那麼強烈,對電擊也不會感到那麼痛。但出乎意料的是,緊握伴侶手的效果卻很小,他們依然驚慌和感到疼痛。

在不安全與不和諧的婚姻裡,他們的配偶不能成為他們安全感的來源。但經過20次情緒取向治療(EFT)後,他們在婚姻中變得比較快樂和安穩,此時再做一次上述實驗,受試者看到X且有伴侶握手時,驚慌的反應幾乎消失,疼痛感也微乎其微。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見安全的依附關係的確能夠提供安定感、撫平恐懼,也減緩不適感。這讓人更加理解為什麼鋼鐵人在經歷種種威脅時,總會第一時間連絡最信任的小辣椒、為什麼索爾在最脆弱無助的時候會那麼想念母親、為什麼蜘蛛人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灰飛煙滅之際會緊抱著宛如父親的鋼鐵人。是的,依附的力量就是這麼無形卻又強大!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都是被「愛」療癒的英雄。

在現實中,我們活在沒有超級英雄的世界,但我們也正走向自己的英雄之旅;我們或許沒辦法改變這個世界,但我們可以讓自己更美好。願我們不論遭遇了些什麼,都還能給出愛,亦能在愛裡安穩、成長。

推薦閱讀

  • Johnson, S.(2013/2014)《愛是有道理的》(張美惠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 Levine, A., & Heller, R. (2012/2018)《依附: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蔡欣芝譯)。台北:遠流。

參考文獻

[1] Grotevant, H. D., & Cooper, C. R. (1986).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Human development, 29(2), 82-100.
Ryan, R. M., & Lynch, J. H. (1989). Emotional autonomy versus detachment: Revisi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340-356.
孫世維. (1997). 親子依附與分離-個體化: 大學時期的發展. 蔡秀玲, & 吳麗娟. (1998). 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 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 30(1), 73-90.

[2] Johnson, S. (2013). Love sense: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Little, Brown.

[3]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Guilford Press.

[4] Johnson, S. M., Moser, M. B., Beckes, L., Smith, A., Dalgleish, T., Halchuk, R., ... & Coan, J. A. (2013). Soothing the threatened brain: Leveraging contact comfort with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PLoS One, 8(11), e79314.

#依附 #英雄 #復仇者聯盟 #獨立
作者介紹

許仁一 全職實習心理師

商品數量:0

文章數量:1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全職實習心理師,相信人們的行為總是源自不同心理需求,在一次次的挫折、練習之後終將找到相對好的方法去滿足需求,也成為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