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東西:偷回爸媽的注意力?談談孩子為何而偷

文章日期:2021-09-02觀看人數:8614人

小傑是一位就讀國中的男孩,他有雙明亮的眼睛、體型瘦弱而害羞。從小學五年級搬家後,小傑就開始持續因為偷竊而被輔導、出入警局,後來甚至被送入少年觀護所。

他的家人對他很失望,同學老師也不再相信他,沮喪的小傑發現,每當自己心情不好,想偷竊的念頭便會反覆出現,內心有一股衝動告訴他,那些東西自己非得到不可,光是想像自己成功得手,他就緊張又興奮,忘了沮喪孤單的感受,內心那股衝動,讓他感覺身體不再是自己的。然而,偷竊得手的短暫喜悅,隨之而來的卻是沉甸甸的罪惡感。

小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明明知道是錯的事;而憂慮的父母除了不斷的處罰和脅迫,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驅逐心中的惡魔……

爸媽起手式:面對孩子第一時間,先讓自己的情緒平穩

長期在法院和學校工作,我看到許多少年或孩子在犯錯後,其實已經感覺到羞愧和自責;然而,如果學校和家庭此時沒有把握孩子正在反省的心,過度的責怪或保護,反而錯失了讓孩子拿出勇氣,面對錯誤學習反省或補償的機會。別急著拉著孩子道歉或在大庭廣眾下指責打罵,隔絕了瞭解他內心的機會,也錯失了引導他反省的機會。

孩子透過偷竊(犯法),他可能想表達甚麼?

犯錯的少年或孩子,其實正在用生命告訴我們:「他遇到人生的困難了……,如果只是打罵,恐懼會讓孩子說出真正的困難。」在竊盜事件的背後,他們可能遭受文化適應問題、情緒與衝動控制問題,長期形成一種難以自制的心癮。以下列點說明:

1. 文化/環境適應問題

從文化適應的角度,有些孩子在成長的環境中,對財產或物品沒有「你我」之分,或是因為成長過程中家庭的資源很有限,他們可能從小就學會了要把「想要的」占為己有,只有搶奪才可以讓他們好好生存。因為生存的壓力,他們沒有想到「那是屬於別人的,奪走會讓別人感到痛苦」。另外,在部分原住民部落裡,許多資源是整個部落共享的,因此你的東西,也是我的東西。

因為文化背景而受影響的孩子,其實是可以被教育的,學習向他人借用、詢問的習慣,師長可以帶領他們體驗從正常購物取得想要的物品,感受透過正當管道也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還多了一份心安理得的感覺。慢慢地,孩子便能夠學會「你我」的分別,也建立了心理界線。

2. 情緒或衝動控制問題

如果孩子偷竊的動機出自於「情緒或衝動控制問題」,情況便比較複雜,我們拆分成四個因素舉例說明:

  • 偷竊過程的刺激

    自從搬家後,小傑失去了原來的朋友,而他的爸媽也更忙於工作,除了提供生活費以外,很少有時間關心他。小傑是個不太擅長表達的孩子,轉學後總覺得和同學相比之下,大家好像都比自己聰明,自己實在很希望可以向大家一樣玩得愉快。小傑很沮喪的想:好像「別人有的,自己怎麼都沒有?」這一天,小傑在玩具店看到有同學偷拿了玩具沒結帳,感到很驚訝!小傑開始心想:「要是我也有玩具,同學是不是就會和我一起玩了?」放學後,站在熟悉的玩具店前,小傑感到緊張萬分,好不容易他觀察到櫃台結帳爆滿了人潮,眼下自己身邊四下無人,他隨意抓了一個公仔放到口袋,便快速地離開店裡,回到家時他的心臟彷彿快要跳出來。小傑拿出手上的公仔,看著自己費盡精神、膽戰心驚避免被發現的「收穫」,他終於鬆了一口氣,露出微笑。

  • 成功得手的成就感

    自從能拿出同學一樣的玩具,小傑突然感到自己不那麼孤獨,在學校也開始和同學討論起遊戲。「擁有朋友的感覺真好。」小傑心想,也慢慢忘了不安和愧疚的感覺。成功的偷竊經驗,讓小傑更確信「果然擁有讓人羨慕的玩具或東西,就可以和大家交朋友了。反正,自從搬家後,爸媽都顧著工作不了解我,我以後的問題就靠自己設法解決。」

  • 心理的匱乏

    小傑透過「竊取物品」來讓自己感覺到「別人有的我也可以有!」從心理發展來看,其實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都經歷過類似的心理歷程,對他人擁有的美好事物感到羨慕,同時感覺「自己很匱乏、不如人」,此時偷竊是一種補償匱乏心理的行動。小傑感受到的匱乏不只是物質上,更是心理的匱乏,讓他不斷與他人比較,比較的過程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別人總是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因此即使父母給予豐富的生活物資,小傑依然感覺到自己不如人。小傑需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讓豐富、滿足的內心替代自卑、匱乏的感受。

  • 對環境他人的報復

    屢次得手的小傑,開始和朋友分享這些「成果」,同學生日時,他將偷來的玩具、遊戲點數大方地送給同學,感覺到自己大方而受人歡迎。忙碌的父母始終沒有知覺,直到小傑被老闆娘發現,打電話告知學校後,面對老師、父母、主任的環視,凝重的氣氛讓小傑感到害怕,父母失望表示:「你為什麼要這樣?我們的忙碌都是為了讓你有更好的生活,你不知道嗎?」羞愧地小傑,低下頭抽蓄地對父母大吼:「因為你們都不了解我,自己決定好搬家就搬家,我很生氣,我只是想要有朋友!」小傑:「都是搬家害的、都是我父母不理我……」

    小傑在犯案過程時,心理不斷的重複回想父母的忽略、學校的不適應及內心的緊張焦慮,讓他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我只是不想再受到委屈」。因此,事發後他充滿了委屈,憤怒地怪罪他人,降低了他的罪惡感。除了竊取成功,他同時感受到違抗父母命令帶來的「自由」,對正值青春期的小傑來說,那是另一種快感。

3. 難以自制的心癮

心癮,是指當事人在某種特定情境下,便會產生強烈的慾望和衝動。以小傑為例,每當面對陌生環境(交不到朋友)、遭受他人忽略、指責,使生活中壓力升高、人際關係不和諧,都讓他感到焦慮,因此更難控制內心衝動,造成行竊的機會上升。研究顯示,罹患偷竊癖的患者在童年時期,可能比一般人遭受過更多磨難。

幸好,犯錯的孩童和少年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改變,從生理方面,他們的大腦尚在發育中,認知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從司法的角度,孩子不會因為一時犯錯被貼上“有前科”的標籤;最後是孩子的情感與人際關係,可以透過輔導或心理工作重建,結合同儕和家庭的支持,透過實際行痛來補償自己犯下的錯,在修復關係的同時,也縫補孩子心上的傷痕。

偷回爸媽的注意力?談談孩子為何而偷- 失落戀花園|才煒民 諮商心理師

如果孩子偷竊,你可以怎麼辦?

事發的當下,爸媽不要馬上扮演教訓孩子的角色,特別是屢次犯錯的孩子,他早已習慣面對他人的指責與批評,表面上不會表現出緊張與羞愧,但心中還是希望有人可以理解的。

比較好的方式是與專業人員一起回想孩子開始改變的起點,了解當時他遭遇甚麼樣的困,設法消除孩子對父母的失望,如:「原諒爸媽沒有及早發現你遇到的困難,現在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有甚麼樣的困難,讓我們陪你一起度過?」

孩子發生問題,其實為全家人都帶來壓力,夫妻很容易互相指責,而非看見彼此都在過程中付出了努力。然而,這時候由誰來擔起「罪」,對家中的壓力和緊張都不會有幫助。

孩子說會改變,我可以再相信他嗎?

相信許多孩子在犯錯之後都會痛哭流涕的說:「老師、爸媽,我以後不敢了!」但從此以後,孩子很可能做到「大事不犯,卻小錯不斷」,讓周圍曾經熱血佛心幫助過他的師長和父母都失去信心,嘆氣中連連搖頭,甚至「放棄治療」。看著孩子的狀況遲遲未有改善,甚至屢屢再犯,作為爸媽可能會覺得:「我也知道我該給孩子時間,但我很焦慮,怎麼辦?」

提供陪伴孩子的一個觀點:「即使孩子想改變的意圖千真萬確,但悔過只是改變的起點」。他們的行為問題其實正在表達心理需求,應先理解犯錯的動機再給予懲戒。否則父母師長越是扮演權威角色,對孩子採取懷疑、指責,越是削弱了他們壓抑、抵抗內心衝動的能力,反而容易產生報復行為或強化反社會思考,對管理他的大人採取更多反抗及對立的行動。

提供情緒支持,協助壓力適應,降低未來再犯率

當生活的環境突然改變,如:搬家、父母離異或轉學……等,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常會演變成行為問題或學習障礙,常見如:懼學/拒學。以下提供可能發生的狀況跟建議的解決辦法:

  • 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如成人,無法說出自己的需要和困難–因此,照顧者須主動覺察。
  • 成績退步可能是因為壓力造成,使孩子無法專注於學習、提升能力與融入環境–建議設法協助孩子調適壓力。
  • 無法融入新班級同儕,缺乏人際支持,使得孩子僅能透過:網路、電玩、線上交友APP、過度飲食以及物質消費……等,方式來排解壓力,重新感受愉悅–可以請學校導師協助,如安排幹部或小天使,建立同學間的互助合作。
  • 當孩子發生學習挫折時,採用責備式的管教,無法讓他們發展出挫折容忍力,可能反而強化他們發展出對立反抗的特質。

試想如果小傑在搬家後,立刻交到一群新朋友,父母也沒有過度忙於工作,他立即適應了新生活,也許不需要透過偷竊取得玩具,試著吸引同學關注;而家人間的相互陪伴,也能讓他對於父母的生活和經濟壓力多一點理解。

犯錯正是改變和成長的時刻

當孩子發生行為問題,可以想見第一時間父母可能感到緊張、羞愧,甚至惱羞成怒,傳統的父母可能會採取雷霆手段懲罰孩子,讓他們心生恐懼不敢再犯。羞愧的情緒可以使人反省,設法補償自己造成的傷害,然而,孩子若被重罰後(如痛打),可能就不再會替自己的作為感到愧疚了,他們只會記得以後得逃避懲罰。培養孩子以健康的心態面對錯誤,學起承擔責任,承諾自己以後不再犯。

這是個修復親子關係的機會

建議父母停下手邊的工作,找個機會全家一起吃飯,翻翻過去家庭美好時光的回憶,表達彼此都愛著對方,而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研究發現,多與父母聚餐及陪伴成長的孩子,未來健康狀況較佳、攝取汽水等軟性飲料頻率較少,也擁有較好的社交技能。

透過家庭聚餐,相互打氣、減壓,保持健康的身心,便能夠減少成癮行為的再犯/重複發生。

危機就是轉機

回到一開始小傑的故事,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問題,其實是家庭的危機與轉機,也喚醒了父母的警覺,對孩子投入更多關注,重新思考如何改善因忙碌而忽略的關係。孩子的行為問題可能會讓父母感到羞愧和壓力,如果放下焦慮,讓協助的力量加入,可以減少親子間的摩擦,真正了解如何有效的幫助孩子成長。從您願意解開心防的那一刻起,改變就已經發生,相信一切會有不同。

#親子教養 #犯錯 #偷竊 #犯率 #親子關係 #衝動 #孩子偷東西
作者介紹

才煒民 諮商心理師

商品數量:2

文章數量:11


走出諮商室的心理師,陪少年從監獄、法院、醫院走回家的路。 從事戒癮/司法心理工作,相信好的休閒乃是最佳良藥,希望以簡單輕鬆的方式,為充滿毒性的社會帶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