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愛的起源》:越愛越孤單的人,都有一個受傷的靈魂

文章日期:2021-12-29觀看人數:9151人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一個能夠完整自己的人,卻忘了怎麼先愛回自己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一個能夠完整自己的人,卻忘了怎麼先愛回自己

解析《愛的起源》:越愛越孤單的人,都有一個受傷的靈魂

「上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們剛剛一分為二
  你在望著我,我在望著你
  你對我來說好熟悉

  但我認不出你來,因為你臉上有血,而我眼中有血

  不過從你的神情 我確信

  你靈魂深處的苦楚

  跟我靈魂深處受的一樣

  那種痛苦割破貫穿了心臟,我們稱之為愛」*

——《愛的起源 The origin of love》

你知道嗎,在世界剛有人類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長得像一顆球一樣,我們有四隻手、四隻腳、兩張臉,大家每天都在地上滾來滾去的,可以看不同的方向,做不同的事情,但那個時候,還沒有「愛」。

當時,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太陽之子,也就是男性加男性的結合,另外一種是大地之子,就是女性加女性的結合,還有一種稱作月亮之子,就是一邊男性,一邊女性,而這就是「愛的起源」*。

直到有一天,因為人類生活肆無忌憚、放蕩不羈、藐視天神,諸神就想教訓人們……

「讓我用錘頭捶死他們!」雷神說。

「且慢,讓我用閃電劈開他們。我要用剪刀似的電光剪下去,像我剪斷鯨魚的腿、還有把恐龍剪成蜥蜴一樣!」電神說。

因此一開始的球型人就變成兩半了GG⋯⋯而所有剩下一半的人,背脊上都有一個傷口,後來有一個印度的神,把這個背後的傷口縫合、拉到我們的肚子中間,要我們永遠記得這個傷口——就是我們的肚臍⋯⋯

故事還有後續,不過這篇文章我打算在這裡先打住,想問大家,看了這個故事,想到了什麼?

為何我們相愛,卻仍然孤單?

「我們都是星星的碎片,而在遠方的天空,有一顆屬於你的星星。」

「我們都是單翼天使,生來都只有一只翅膀,所以終其一生,都在找一個人,能夠牽手一起飛翔。」

我記得在還是無名小站的年代(暴露年齡XD),那時我還沒念諮商,有時候空虛寂寞覺得冷,好像心裡面少了一塊什麼似的,可是又說不清楚,看到了這幾句話,好像內心的某個空缺被填滿了一樣,知道我不是孤單的、知道好像我所剝落的某一塊,在某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等我。

後來,到了醫院工作,心理師小P分享了這首《The Origin of love》給我,一開始我是被前面那個滾來滾去的球形人吸引(天哪,也太可愛了吧! ),可是後來卻發現有無止境的哀傷,而且這個哀傷的感覺很熟悉,就像當初我在無名小站看到的那些話一樣——我們都是孤獨的,所以終其一生,都嘗試去尋找「另一半」可以和自己拼在一起的人。

「你完整了我。」(You completed me.)

所以當偶像劇裡面主角捧著對方的臉說出這樣的句子時,我們常會深受感動,在心裡面尖叫:「對!對!對!」

不過,當兩個人真正在一起之後,又會有很多的衝突、嫉妒、猜疑、不安,當初原本可以「完整」自己的人,為何到了後來變成「整」自己的人?為什麼兩人明明很相愛,但卻仍然時不時地覺得孤單、寂寞、覺得對方不懂自己、覺得我想要的對方都不能夠滿足?為什麼彼此緊緊擁抱,但是傷口仍然隱隱作痛?

回頭看看一開始的故事,你就會發現原因了。

真正的愛,在於把傷口的責任扛回來

「沒有誰可以永遠是誰悲傷的解藥,也沒有誰可以是另外一個誰不安的城堡。」

當我開始學了諮商之後,突然頓悟了這件事情。

曾經有一個女孩問我,為什麼在她需要的時候,男友剛好都不在身邊?一開始我以為她男友是一個不太關心伴侶的人,但後來才發現,原來她每隔二、三十分鐘,就要傳訊息「確認」對方還「在不在」,每天晚上,都要重新確認伴侶「還愛不愛她」——這就是傳說中的「尋求再保證」的過程,表面上是不相信伴侶會一直愛他,實際上是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因為連自己都不相信,所以才需要反覆的確認;但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就算確認再多遍,也還是不會相信。

你可能會說,這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女孩,但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從創世紀以來,被電神所劈開的傷口,有的人恐懼談戀愛,是因為怕別人接近他,會觸碰到他那個已經壓抑很久不去看的傷口;有的人像女孩一樣,緊抓著對方不放,是因為以為對方的安撫,可以修補自己長年以來背後的那個洞。

可是當你把修復傷口的責任丟給對方,就放棄了痊癒的力量。因為你的傷口並不是他給的,很可能是來自於過去的分離經驗、原生家庭的痛、童年未解的焦慮、或前任留下的遺憾[1-6]。痊癒並不容易,但結痂的第一步就是試著接納,已經切開的痛,本來就無法時光倒流,你所能夠做的,就是和對方手牽著手,承認原本就已經擁有的傷口,繼續往前走。

然後,把傷口的責任扛起來,把自己,愛回來。

愛的起源與掙扎—音樂劇的延伸創作

韓國音樂劇《搖滾芭比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聲嘶力竭的搖滾音樂 義無反顧追求永恆的愛

劇本│約翰.卡梅隆.米切爾 Text by John Cameron Mitchell
詞曲│史蒂芬.特拉斯克 Music & lyrics by Stephen Trask

海德薇格(Hedwig)原是從小熱愛搖滾樂的天真男孩,為了愛與自由奮不顧身勇往直前,但失敗的變性手術讓她在尋愛的路途上跌跌撞撞,也被最愛的人剽竊其創作的歌曲。海德薇格用盡一輩子找尋人生的自由以及愛情的歸宿;她戴上金色假髮、抹上豔麗紅唇,自組搖滾樂團「The Angry Inch」,用最愛的音樂吶喊出心中的傷痛,拋開所有束縛,面對真實的自我,也等待與失落的另一半重新相遇的時刻。

而音樂劇《搖滾芭比》中激情高唱的歌曲,其實正是〈愛的起源 The origin of love〉的寫照。故事中海德薇格唱著〈愛的起源〉,回顧那段坎坷不平的人生歷程,這首歌的曲風乍聽之下似乎與《搖滾芭比》這齣龐克搖滾音樂劇的風格背道而馳,卻是貫穿整個作品核心的重要歌曲。

〈愛的起源 The origin of love〉的歌詞內容,源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會飲篇》,在構思《搖滾芭比》的過程中,原著劇本、電影《性愛巴士》導演米切爾,向作曲家特拉斯克指定要以《會飲篇》中,阿里斯托芬的演說內容創作歌曲,特拉斯克則想在這首歌曲中,加諸童話般的夢幻形象,經過一番思索後,便完成了〈愛的起源〉,而更是《搖滾芭比》這部作品的起源。

延伸閱讀

[1]Stahl, S.(2018)。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26個練習,擁抱內在陰鬱小孩,掙脫潛藏的家庭創傷陰影,找回信任與愛(Das Kind in dir muss Heimat finden: Der Schlüssel zur Lösung (fast) aller Probleme)(王榮輝譯)。台北:時報出版 。

[2]KnowYourself主創們(2018)。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台灣:平安文化。

[3]許皓宜(2017)。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台灣:如何 。

[4]催光鉉(2017)。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 7 種心理練習。台灣:大樹林。

[5]黃之盈(2016)。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台灣:寶瓶文化。

[6]岡田尊司(2016)。夫妻這種病(卓惠娟譯)。台灣:三采。

*註解

1.歌詞翻譯引用自 https://sunnywu615.pixnet.net/blog/post/25758583-origin-of-love-搖滾芭比

2.原本的歌詞裡面是寫「一男一女是愛的起源」感覺有點符合現在對於性別與愛的主流觀點,不過,如果按照那個球型人的邏輯(有三種人,男男、男女、女女),倘若我們都要找的是失落的另外一半,那麼有可能你在找的那一半,有可能和自己同樣性別或者是不同性別。

#安全感 #原生家庭 #愛的起源 #傷口 #分離
作者介紹

海苔熊(程威銓) 心理學作家

商品數量:6

文章數量:106


失落戀花園企業培訓講師、英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關總監。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候選人,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