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依賴陷阱」嗎?你曾經在關係中陷入掙扎而無法自拔嗎?

文章日期:2024-06-19觀看人數:927人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個很黏的人。直到遇見Hank,他的出現,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們的第一次約會,是在大安區巷子裡的貓中途咖啡。他為我點了一杯卡布奇諾,並小心翼翼地為我擦去桌子上的水漬。那一刻,我心裡湧上一股莫名的感動,似乎找到了長久以來渴望的依靠。我好久沒有被這樣子放在手心上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Hank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當我有不安或悲傷,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我身邊,用溫暖的懷抱和鼓勵的話語安慰我。他總是那麼無微不至,從生活的大小事,到心靈的每一處細微傷痛,他似乎都能一一梳理,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全和滿足。

「然而,我發現這份依賴漸漸變質。我開始放棄自己的社交圈,甚至是興趣愛好,只想和Hank在一起。我變得愈來愈依賴他的肯定和關注,我的世界彷彿只剩下他。有一次,他因為工作忙碌而已讀不回,我竟然感到莫名的恐慌和焦慮,整個人彷彿失去了方向,那種被遺棄的恐懼讓我窒息。

「我開始意識到,我對Hank的依賴已經超越了正常人的程度。但每當這個念頭浮現,我就會不自覺地想他,渴望他那安撫人心的聲音和擁抱。我怕失去他,怕沒有他的日子裡會迷失自我。

「有一天晚上,我已經忘記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吵架了。只記得最後,我指責他不夠關心我,而他則無奈地告訴我,他感到被我的需求和情緒絆住了,無法呼吸。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疲憊的眼神,意識到我們的關係已經走到了一個不健康的境地。這種依賴不僅讓我失去了自我,也讓Hank感到負擔。

「我被這個依賴的陷阱困住,無法自拔。我想要尋找回那個獨立、自信的自己,不讓想讓自己成為他的拖油瓶,但我內心充滿很多無名的恐懼,也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Sherry對我說著,眼神裡充滿惶恐與無助。

你聽過依賴陷阱嗎?

我的好友SKimmy 在小說《戀愛腦的不心動挑戰》當中曾提到「依賴陷阱」這個名詞,我們也經常在生活裡聽聞如Sherry和Hank這樣的故事。為什麼太過靠近一個人,會演變成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為什麼每一次「被安慰」、「被接住」後,反而帶來更深的恐懼?其實,依賴陷阱正是一種「依靠者」(Reliance)與「拯救者」(Savior)之間的共生關係,而且這樣的關係可能發生在伴侶、親子、朋友,甚至是職場當中。

依靠者

依靠者,指的是在一段關係裡面看起來比較「沒有用」的那個人,包含在物質、生活、情緒價值等內外在需求上,傾向於大量向他人索求的一方。

依靠者往往內心有一個巨大的空洞,也因不知道如何填滿這個空洞,所以傾向於在關係中抓到浮木,就把所有的家當搬過去,直接定居下來(不管是心理上或者是生活上的家當),並期待對方可以給自己源源不絕的支持與安慰。一旦得到安慰之後,就會食髓知味,繼續扮演著這個「沒有用」的角色,因為沒有用,才能夠繼續被照顧。

依靠者可能自己也很討厭這樣,但是就是無法停下來,無法承擔一個人孤單的感覺。一般來說,依靠者會經歷「等」、「靠」、「要」這三個步驟的循環。

等:等待被照顧

依靠者的第一個步驟,通常是「等待」。在關係當中當一個被動的角色,等待別人送便當來,自己負責吃就好;等待別人說我愛你,自己負責收下就好;等待別人先做決定,自己再來評論結果就好;等待別人先安排出遊計畫,自己再衡量要不要參加就好;等待別人在會議中先舉手,自己再看狀況參與討論就好。只要願意耐心等待,就不需要負責。

換句話說,依靠者在這方面就像是一個小孩,因為不想要承擔責任,不想要當先付出的那個人,所以在做決定或是要給予東西的時候,總是比較遲疑。並藉由這種方式,減少自己付出的心力和精力,在關係中獲得一些「好處」。

在感情關係當中,你會發現有些人愛得有所保留,如果不是你開口邀約,他絕對不會約你;如果不是你拿起帳單,他絕對不會主動開口。在家庭關係中,有些家長會習慣「靠子」,什麼都要小孩做決定,好比手機或是電腦出問題,就把手機直接推到孩子面前,期待孩子來幫自己解決問題。更不用說在職場上,也有那種「辦公室寄生蟲」,什麼都不會,推工作最會。

「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你可能心裡會產生這種好奇。其實這涉及幾個非常幽微的心理歷程,他們可能:

1. 認為關係是不可信賴的:

依靠者常會認為,如果自己真心誠意地投入一段關係、把所有的「積蓄」(不論是精神、感情或能力)放在這裡,可能會全盤皆輸,與其最後虧本,不如先不要投入!於是,他們在戀愛中就顯得被動消極,在親子關係中就用過度依賴代替互相照顧,在職場上就當個廢物。看起來沒有輸,但也失去了關係裡的選擇權,讓別人來替自己做決定。

2. 自我是模糊的:

「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我不喜歡現在的生活,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當一個人的自我模糊時,就會把這些課題帶到關係當中,投射到他人身上,並認為「其他人要對自己的課題負責」。值得注意的是,當其他人愈是幫忙,依靠者的界線就會愈發模糊,從此變成惡性循環。

3. 總覺得委屈受挫:

等待的辛苦在於──不是每一次的等待都能換來想要的愛,因此,依靠者常會感到挫折,認為「為什麼你都沒看見我的需求?」、「我的要求並不過分啊!」、「為什麼你有時間關心別人,卻沒時間關心我?」等。凡此委屈,實際上是一種「過度期待」,期待拯救者「代理」(Agency)自己、幫自己做決定、負起全部的生活責任,但根本沒有人可以做到。所以這是一種注定失望的期待,恰好讓依靠者可以用「你讓我好失望」來繼續情緒勒索拯救者。

靠:身心過度倚靠

到了這個階段,依靠者開始展現出更「積極」(實際上是「消極」)的依賴行為,例如被動等待照顧,尋求支持和保護。

最常見的是過度依賴他人來做決定,甚至在日常事物上也需要他人的幫助和指導。例如,明明已經成年,仍仰賴伴侶來處理所有財務事務;明明領一樣的錢,卻需要依靠同事來完成工作任務。

過度依賴的依靠者,看起來似乎「有所得」,但實際上他們心裡是恐懼的,恐懼對方不會再支持、照顧自己了,或恐懼自己如果要一輩子依賴對方,該怎麼辦。這會使依靠者在關係中變得更為不安,且往往會因想化解焦慮,又繼續向對方索取關心,於是自我更加弱化,不安全感也日益增加。

要:不斷向對方索求

「這個我不會,幫我!」你旁邊的同事說,這已是他第二十二次請你幫他看簡報。

「你一定覺得我很沒用對不對?我就知道……」你的伴侶說,即使你根本就還沒有開口……

「沒關係啦,我一個人去看醫生,頂多路上出車禍,你再回來照顧我就好了。」你媽打電話來,表面上是體貼,實際上是「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這些都是「要」的訊息,依靠者會用各種巧妙迂迴的方式說出自己的需求,有的還會以不能去上學、不能去上班,甚至是以生命相逼,讓你進退維谷。

在這一個階段,依靠者的行為演變為不斷地向拯救者提出要求和期望,這次真的比前面更積極了!這些要求可能包括情感支持、金錢援助,或是其他形式的資源。依靠者可能會不斷測試拯救者的耐心和界限,而當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可能會表現出失望或怨恨,藉以情緒勒索對方。

其實,所有情緒勒索的人,都是將自身的恐懼傳染給對方(Emotional contagion)。依靠者多半對自己無能為力,以為唯有透過他人的幫助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但又對自己需要依賴他人才能生存的行為感到厭惡和恐懼,於是乾脆把這種討厭的感覺也投給拯救者,說出「都是你害我變這樣的!」、「我不管,你要負責!」、「我不要,我不要,我偏不要!」或「你為什麼就是沒有辦法滿足我?」之類的話語,來造成對方的壓力。

依靠者又分成「有意識的依靠者」以及「無意識的依靠者」兩種類型。

有意識的依靠者對自己的依賴行為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簡單地說就是比較有「病識感」(Insight)。他們可能意識到自己過於依賴某人,但仍選擇這樣做,因為這種行為模式為他們帶來了某種形式的安全感或好處。

這種類型的依靠者,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依賴性來操縱或影響他人,例如「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on),講很酸的話、刻意不合作,或「做球」,比方說出:「沒關係,我知道你兒子一定不放心我一個人回家的,對吧?」他們會使用這類技巧,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無意識的依靠者可能並不清楚自己的依賴行為,他們的依賴可能是不自覺的,也可能與他們的成長背景、過去經歷、未解決的心理議題有關。他們不了解自己為什麼總是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支持,也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模式對自己或他人的影響。

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童年時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成年後不自覺地尋求他人的保護和關愛。簡單地說,這種依靠者比較「無辜」,因為他們的依賴不是有意識操弄的,要是你問他「為什麼不能獨立一點」他可能會回答:「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我改不了……」 而他們的行為,依然會造成身邊的人困擾或壓力。

拯救者

拯救者,通常是給予依靠者支持和協助的人。他們可能會提供金錢、住處、情感關懷,或其他形式的幫助。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源於愛、責任感、同情或控制欲望。

有些拯救者可能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幫助他人,殊不知這種過度的照顧和幫助反而使依靠者更加無法自立。例如,如果媽媽總是幫孩子解決所有問題,可能會無意中阻礙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一位伴侶總是滿足對方所有需求,可能會讓對方變得愈來愈依賴,無法獨自做決定。

一個巴掌拍不響,在這樣的關係中,拯救者一定也有獲得好處,如感到被需要、能控制他人,或認為自己有用。他們可能在無意識中享受這種感覺,或腦海裡浮現「我是英雄」、「他沒有我不行」之類的自我認同和滿足。一般來說,拯救者經歷的是「養」、「套」、「殺」這三個步驟的循環。

養:大量付出照顧

在這個階段,拯救者會大量投入時間、精力和資源來照顧依靠者。這種照顧可能是出於愛、責任感,或者其他內在動機。

拯救者可能認為透過提供照顧,他們能夠獲得依靠者的依戀、感激或愛。然而,這種過度的照顧有時會無意中使依靠者變得更加依賴。

套:製造失能

到了這一階段,拯救者可能會開始採取一些行為,無意或有意地限制或削弱依靠者的能力和自主性。常見的方式是過度保護、控制決策,或不斷地介入依靠者的生活,讓依靠者「失能」。

拯救者的這種行為,可能源於拯救者對「失去控制」或「依靠者獨立」的恐懼。結果使依靠者變得更加無能、更依賴拯救者。而其實,反過來看,拯救者也更加離不開依靠者。

殺:採收成果

在這個階段,拯救者可能開始從他們對依靠者的投入中獲取回報或成果。這些「回報」可能是情感或性欲上的滿足,或是某種形式的物質,例如孩子付出照顧,以期得到父母更多的遺產。

有些拯救者甚至會把依靠者當成自己的延長,給予更多限制,例如限制伴侶「不可以去聚餐」、「不准穿什麼樣的衣服」,進一步強化控制和照顧的行為,藉此維持拯救者在關係中的優勢地位。

陷阱點

這些循環的過程,為什麼是一個陷阱呢?最主要的關鍵在於,雙方形成了互相離不開、互相影響、界線模糊的關係。

不僅是依靠者經常忘記自己其實也有做決定的權利,拯救者也會忘記自己有「拒絕做決定」的權利,經常要扛起各種責任,而覺得氣喘吁吁。

而如果拯救者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掌控、支配這一切,表面上透過「養、套、殺」收穫了性愛或金錢,但實際上,仍然是透過外部的手來滿足自己,依舊是無法自己給自己愛的。

說穿了,不論是依靠者或者是拯救者,都在一種「關係上癮」(Love Addiction)當中,飲鴆止渴。享受著當下的快樂,也承擔著可能的風險和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深入地談談「依賴陷阱」。

#情緒勒索 #受害者 #伴侶關係 #親密關係 #拯救者 #依賴陷阱
作者介紹

海苔熊(程威銓) 心理學作家

商品數量:6

文章數量:106


失落戀花園企業培訓講師、英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關總監。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候選人,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