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愛的重新定義
你認為「愛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關於愛情,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愛的重新定義
一直以來,我們對愛情可能都懷抱著一種錯誤的想像。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要找的是一個可以完整自己、愛得轟轟烈烈的人,我們希望感情是充滿浪漫、時時怦然,像是《步步驚心》裡的四爺與若曦,或是來自星星的都教授與千頌伊,縱使危機四伏,還是能憑藉愛,跨越各種艱難和辛苦。
但事實上,單純憑藉著熱戀(Passion)的感情是不靠譜的。已經有許多研究都指出,愛上一個人之後,那種很愛很愛的感覺會隨時間而消退。換句話說,「愛到乏味」是許多人必經的路程。但正因為我們對關係的炙熱,會隨著時間走向平淡,才有機會做下面兩件事情:
- 自我實現:發展事業,支援雙方走向自己的理想。從「米開朗基羅效應」(Michelangelo Phenomenon)的觀點,一段良好的關係並非從未有爭執與衝突,而是對方可以看到你的潛能,並支持你,讓你變成更好的人。
- 培養彈性:在每一次的衝突和意見不合當中,看見自己與對方的不安、諒解彼此都有在乎的點、也承認雙方都是同樣需要被關照、需要愛。然後從這些看見當中、從「自由獨立」與「依賴支持」當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另一個感情的思考謬誤是:我們可能都以為有一種感情,可以拋下一切、不管對方的身分地位、不看對方的外貌過往,只單單因為對方本身,而墜入愛河。
但奇怪的是,我們常常一邊鄙棄那些嘴裡嚷嚷著要找官爹富娘的人,一邊又在擇偶的時候偷偷檢核著對方的高、帥、富、爹、才。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我們不需要急著否認,自己在乎對方的外表和身分。心理學與腦科學教授安琪拉‧D‧布萊恩(Angela D. Bryan)等人進行的一連串有關擇偶條件的研究表明,不論是選擇「短期外遇」或是「長期伴侶」,外貌吸引力與身分地位永遠是最有力的預測因數之一。不過,如果你想找的是一位能陪你走一輩子的人,你可能會希望他至少能好相處、個性溫和(Agreeableness)。
關於分開,我們也常想錯了。一個人的離開,往往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一段關係之所以走到了盡頭,常常是在更早的時候,已經有一方對彼此感到不滿,卻因為害怕損傷關係,選擇躲藏隱匿。沒想到這份害怕,卻隨著時間漸漸長大。
不愛了,不是因為我們對愛的要求提高了
每次演講,我總會問在場的大家:你理想中的另一半,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特質?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彼此瞭解」,有心事能互相分享、能給予自己情緒回應與支持。我們之所以會愛一個人越來越深,是因為我們能互相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在這樣的信任關係裡,我們克服了自己的不安,冒著對方可能會傷害自己的風險,說出自己內心的黑暗與擔憂。
根據社會心理學專家卡里爾‧E‧拉斯布特(Caryl E. Rusbult)的「親密關係投資模型」(Investment Model of Commitment),關係的維繫或崩解(Dissolution)通常受到三股力量所影響:
- 關係滿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在這段關係中的快樂程度。
- 投入程度(Investment):花在這段關係裡的時間、心力與金錢。
- 其他可能的關係(Alternative):是否有其他感情的對象。
曾幾何時,那些離婚的人將相知相信走成了不問不提,既已經失去了當時的親暱,又如何將當前的感情繼續維繫?可是從上面的理論看來,不快樂的關係並不必然會有外遇,也不必然會離婚。
我們之所以會漸漸變得不愛了,不是因為我們對愛的要求提高了,恰相反,而是因為我們對於愛的想像,都還停留在一開始的心動與炙熱,而無法接受後來的平淡與摩擦。
如果這個時候有另一個新對象出現了,重新打中你的那些心動與炙熱,你可能會以為,這才是自己真正愛的人。可是到了最後,你才發現一切只是一種愚蠢的迴圈。
真愛似乎意味著,我們一生能遇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人。但事實上是,那些原先就過得很快樂的人,往往不論遇上誰都能有很不錯的關係;而那些始終懷抱不安、多慮的人,不論跟誰在一起,常常還是會被這些情緒所困。那些我們想像中的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在關係滿意度當中常常只扮演非常小的效果。
所謂完美的情人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自己並不存在一樣。如果你始終都沒開始學會如何愛自己,那麼再多段的感情,都只是反覆重演那些以「害怕」為核心的劇情。
只有在真誠的時候,我們才能顯現出最坦然的自己
關於衝突處理,或許你也想錯了。那些你曾經想偽裝的、想刻意調整的、想在衝突時按表操作的,在你認知資源不夠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再「假裝」了。
我們常以為愛一個人,就是能接納他的不完整,但並不表示我們得補齊或改變他。
記得有個神話故事說,我們人類原先是一對一對的,就像一顆肉球一般,有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所以前進的時候是用滾的)。直到有天,雷神索爾生氣了把我們劈成兩半,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那個失落的另一半。於是,我們總是對另一半抱持著互補的想像。
荷蘭心理學專家彼德內爾‧迪克斯特拉(Pieternel Dijkstra)等人進行了一項有關於吸引力(Attractiveness)的研究,他們發問被試者:「你喜歡相似的人,還是互補的人」的時候,百分之八十六的人都說他們喜歡互補的人,但心理測驗的結果卻發現,他們真正喜歡的是相似的人。後續關於相似性與互補性的研究則說明了,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個人「實際上」跟自己像不像,而是「看起來」和自己像不像。
但這些研究並不表示,我們在愛裡可以隨心所欲。相反地,在每次表現出「真正的自己」的時候,更該要「看見」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在損傷這段關係,並試圖做出一點調整,因為關係是禁不起不斷被傷害的。
答案並不能帶我們通往任何地方,但思考可以。誰不是在愛裡反覆考察自己行動的理由、一再檢視自己的情緒與糾結,並透過這些,更貼近自己一些?
有些人不信任愛情、不敢邁入一段穩定的關係。因為只要擁有就會有失去,只要付出真心,就得承擔受傷的可能性。可是我們這樣的人,心裡其實還是渴望著愛的,所以在許多看似滿不在乎的行為中,還是藏著想愛、也需要愛的衝動。於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學習的三個課題是:
- 承認自己也是需要愛的。
- 貼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並誠實地表達它。
- 在關係中,試著和自己的不安共處。
這三個看起來很空泛的口號,卻糾結著許多人。因為最簡單的事情,常常是最難做到的。很多時候一度以為自己終於能開始面對恐懼了,下一次卻又開始害怕、逃跑。
順著這樣的脈絡,我給那些在關係裡躊躇的人同樣的建議是:不論你是否計畫踏入婚姻,都該學著和自己的不安共處。倘若你想找一個人陪你走一生,也別忘了讓他「認識」你的不安。因為我們在感情與生活裡面對的許多問題,都和安全感息息相關。
唯有你真正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觸自己的不安,幸福才會一點一點地靠岸。
本文節錄自《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海苔熊親筆簽名新書+花園線上精選課程組合限時6折
海苔熊(程威銓) 心理學作家
商品數量:6
文章數量:106
失落戀花園企業培訓講師、英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關總監。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候選人,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