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手父母:父母與孩子都失去自己想要的人生

文章日期:2021-09-09觀看人數:21794人

For your own good?父母常把「我都是為你好」掛在嘴上,希望小孩順從安排,「乖小孩、小孩乖」到底是為誰好?

為何到頭來父母很憂心、小孩很煩悶,兩個都不好?!

不想再乖下去的孩子

「老師,他以前很乖的…」好多到諮商室晤談的父母都會用這個形容自己的孩子,而在我面前的家佳,是個年紀半百的「全職媽媽」,他的孩子阿強,其實早已不是小孩子,甚至已達而立之年!

「不管怎麼做他們都不滿意……從來就沒有肯定過我!他們都覺得我就是不好!以前是年紀小,他們管我就算了,現在我都幾歲了穿的衣服、髮型、甚至交的朋友……我快受不了了!」重度鬱症,合併高自傷風險的阿強說著。

家佳本還想著要反駁「我剛剛就有跟老師肯定你啊……」

我接著反問家佳「如果你老闆說你很乖,在同事之間你最乖了…你覺得這個稱讚怎麼樣?」我看到家佳的表情一愣,「阿…好像說我很無能,只是比較聽話……這好像不是稱讚,反而我覺得好噁心……」是的!說妳的孩子乖,他並不會感覺到自己被肯定!

阿強與家佳,一個是是諮商室裡「被煩死的孩子」,另一個是「充滿擔心的父母」,他們典型極致案例組合。當阿強出現自殺的想法甚至自傷行為的時候,他的父母親終於停下腳步,展現支持,並且配合親職陪伴的建議,但就在幾周的晤談之後,阿強的狀況稍微穩定一點,家佳就開始跟我說「老師,你可以跟他說嗎?他穿的那種褲子實在是很不好看……」「他是男生,頭髮那麼長……」「他整天穿黑色的衣服,會招來不好的東西…」這些細瑣的關心的叮嚀,讓阿強變成受挫的孩子,總要面對「你怎麼都教不會」的質疑,處處可見阿強在家中無法做自己的煩悶。

阿強為何想死?

如同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中〈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墜樓同時花朵開啟的畫面,所有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時候,也無法自己控制的時候,當事人會感覺到「生活是一種萎縮,死亡是一種盛開」企圖用死亡來達到一種重生,乖小孩最極致的反抗。

說孩子很乖,孩子不見得會感覺到自己被肯定
說孩子很乖,孩子不見得會感覺到自己被肯定

 

成年了!到底為何他們還放不了手…

一般而言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父母會有一種原始的恐懼,就是小孩的夭折,這是一種埋在我們基因裡的生存法則,「有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保護孩子吃飯多吃幾口、衣服多加幾件等種種生存安全需求。

而另外一種則是後天的社會責任,似乎有一種無形的「模範媽媽牌坊」、「好媽媽皇冠」的壓力,而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時,受挫的父母,總要面對「你怎麼都不會教」的質疑,所以當一個小孩的照顧者過度回應社會期待,可能把孩子就當成是他們的人生在經營,整個生活重心都在孩子身上,用孩子的成敗當成自己價值成就的來源,所以當他們做好父母的時候,就可以感覺自己有在為自己的家庭負責、自己是夠好的父母(夠好的人)。

上述,生存焦慮與社會性焦慮,都可能讓父母成為不放手父母,而可怕又可惜的是,父母與孩子都沒有自己的人生。

保護孩子吃飯多吃幾口、衣服多加幾件等生存安全需求是父母的天性
保護孩子吃飯多吃幾口、衣服多加幾件等生存安全需求是父母的天性

 

父母與孩子都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

那麼,這種不放手究竟要如何解套?

回到親子關係原本核心的主軸- 婚姻關係上,父母確實因應著家庭生命週期各種階段性的角色任務 [註1],但當子女成年後,這些任務全都應化成心理上的支持(雖然要放手,但孩子還是需要家的歸屬、父母真實的愛),樂見孩子的成熟而允許其離家,尊重他對自己生活的安排與規劃。

父母更該關注自身的生涯規劃,你究竟想怎麼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日子?此外,父母最初的角色為夫妻/伴侶,除了父母自己的生涯規劃、退休規畫外,伴侶間多久沒談「你們」了,視線與重心從孩子身上移開,轉回專注自己與你們之間,有好多事可以經營與努力,你們對自身生活、生命的經營,才是對孩子最正向的示範啊!

阿強的人生功課,不僅是活下來,不僅是單純的抗拒父母的期待,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模式,其實增添不少罪惡感,又感覺到沒有自己的立場、也沒有出路,因此,在協調後的家庭互動,阿強的爸媽願意多給一些空間;在諮商室裡,阿強一次又一次地找尋自己究竟想要甚麼?當活得更像自己一點的同時,阿強想自傷的慾望降低了。

後來,家佳沒再頻繁到諮商室,從親自接送改為阿強自己騎機車來,聽說她報名了職訓局補助的調酒班,著實讓阿強嚇了一跳,「原來我媽媽可以不只是那個在家裡削水果、煮飯的人,她居然會對調酒有興趣」,這也鼓舞了原本奄奄一息的厭世阿強去探索究竟自己對從事甚麼是有興趣的、有趣的,重點是他想要的人生…

[註1] 家庭生命週期角色任務;因為子女年齡、就學階段狀況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生命階段,在不同階段父母親要提供的教養責任不同,例如,幼童時期父母多實際生理照顧、教養孩子、經濟和家務工作較多。

#父母 #親子關係 #不放手父母 #驕傲
作者介紹

譚慧蘭 諮商心理師

商品數量:3

文章數量:11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的所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學系博士生,享受在台上侃侃而談的專業論述與分享,但還是最愛坐在諮商室,聆聽一個個生命故事,與當事人在生命困境中找到可以破繭而出的方法